
十二月初,一個工作日的早上,CEO 陳麒聰突然往公司業務群里丟了幾段話,大意是說:公司現在貢獻最多營收的產品,初期也面臨難融入客戶工作流程的問題,花了幾個月、與客戶一起經過上百次迭代,才讓早期客戶用起來越來越順手,很多很多產品功能都是在這個過程中,被客戶倒逼出來的。現在,我們不僅拿下了金融、教育、互聯網服務領域多家頭部企業的商業訂單,包括眾安保險、新東方在線、58同城等,而且在不斷改進產品的過程中,也可以為新的客戶提供一些改進工作流程的建議了。我們的新業務,也會經歷同樣的過程,所以大家別太著急。
在企業服務領域,那些容易被標準化的產品,早就標準化了。每一項新業務的開拓都是不容易的。
按照“創新采用曲線”,一項新業務走向成熟、可規模化復制之前,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找到那些愿意積極擁抱技術創新、且能夠忍受你的產品不足的合作伙伴,摸透客戶的需求,讓客戶倒逼你的產品開發。所以陳麒聰每次從客戶那里回來,獲得了新的、一手的、一線的“信息輸入”之后,總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。他知道新的業務開拓又向前邁出了踏實的一步。
但是,對于 toB 的企業服務創新產品而言,這個階段可能長達半年、一年,甚至更長時間。伴隨在其中的,有創造的喜悅,也有失落、反復、痛苦和停滯。所以,需要時不時提醒和鼓勵大家,回到創業的常識中來,在不同階段做最重要的事情。新業務的從 0 到 1,要把更多時間花在跟早期客戶交談,獲得更多一手的、一線的信息輸入上面,才能實現真正的“落地扎根”。“創業者的日常就是這么簡單,往往樸實無華,但不枯燥。”這幾年,企業服務是個熱門賽道,做 AI 企業服務的創業公司也很多,但是真正能夠掌握原創的、行業領先的底層算法模型的公司,依然很少。從年初的 Transformer-XL 模型到年中的 XLNet 模型,循環智能聯合創始人楊植麟博士作為第一作者的幾項重要研究成果,不僅被人工智能頂級會議 NeurIPS 2019 接收為 Oral 論文,引用量排名第一,而且被權威的中國人工智能學會 CAAI《2019 人工智能發展報告》稱為“BERT 之后的重要進展”。
正是依托于在底層算法模型上的突破,循環智能的幾項業務才具備了不斷跨越鴻溝,為客戶帶來業務價值的基礎。
回顧 2019 年,循環智能的主營業務已經落地和扎根。面向呼叫中心的智能機器質檢系統、標注工廠和畫像系統,以及專注電話錄音的自動語音識別(ASR)服務,獲得了金融、教育、互聯網服務等不同領域頭部企業的廣泛認可。據 COO 揭發透露,客戶的金額續約率超過 120%。而針對銷售效率提升的產品——線索分配和產品推薦,已經在多家教育、金融頭部客戶得到了實質性的效果驗證,正處在產品打磨和完善階段。在金融領域的貸后資產管理行業,循環智能拿下了行業頭部公司、上市公司的商業訂單和續約訂單,合作伙伴包括玖富集團、你我貸、人人貸、CBC、華道數據等十余家坐席數量超過 1000 人的企業;在金融領域的保險行業,循環智能簽約了中信保誠和眾安保險。他們使用循環智能的智能機器質檢和 ASR 自動語音識別服務,大幅提升了貸后資產管理和客服的合規性。在教育領域,循環智能也與多家行業頭部公司、上市公司簽訂了商業訂單,合作伙伴包括VIPKID、新東方在線、尚德教育、輕輕家教、作業幫等。他們使用循環智能的智能機器質檢、ASR 自動語音識別、客戶心聲分析以及畫像系統,實現了智能化的銷售和客服執行力監督、客戶流失分析以及銷售水平分析,最終提升了服務能力。在互聯網服務領域,循環智能與58同城、獵聘、百姓網等公司達成合作,通過原創的、領先的自動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,幫助客戶跨越從對話數據到業務價值的鴻溝,提升了客戶轉化。未來,循環智能將會幫助更多企業跨越從對話數據到業務價值的鴻溝,尤其是那些有中大型電銷或者客服中心,通過大量溝通來做營銷和客服的企業。

在人工智能頂會 NeurIPS 2019 發表 Oral 演講
加拿大溫哥華,人工智能領域的頂級會議 NeurIPS 2019 正在進行。從所有 36 組 Oral 演講者所在的機構統計來看,以 Google、微軟、斯坦福大學、卡內基梅隆大學、MIT等為代表的美國公司和大學仍然遙遙領先,循環智能(Recurrent AI)是其中唯一一家來自中國的機構。
2019年09月26日,北京——循環智能(Recurrent AI)宣布完成由真格基金領投,金沙江創投、靖亞資本和華山資本跟投的A輪融資。循環智能此前獲得金沙江創投、靖亞資本和華山資本的 PreA 輪融資,半年融資總額達千萬美元。此次融資將主要用于人才引進、產品創新和業務拓展。
>> 了解更多
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(WAIC)上,入選 AI 青年科學家“A班計劃”
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,由AI青年科學家聯盟·梧桐匯發起的“A班計劃”浮出水面。當天舉行的“創新動能智匯傳承”AI青年科學家高端會議上,首批“A班生”正式出爐。循環智能(Recurrent AI)聯合創始人楊植麟博士入選“A班計劃”,其發明的算法曾在 30 余項人工智能標準任務取得 state-of-the-art。
>> 了解更多

2019 年 9 月,北京。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循環智能(Recurrent AI)宣布入選微軟加速器2019秋季班,成為微軟加速器校友企業。校友企業將獲得微軟提供的企業全生命周期創業服務,包括來自思想領袖、行業專家及技術專家組成的導師團的指導,以及在市場推廣、銷售和客戶對接等方面的資源支持。
>> 了解更多
陳麒聰、張宇韜入選《2019 胡潤 Under30s 創業領袖》
最近,胡潤百富公布了《2019 胡潤 Under30s 創業領袖》榜單,也就是中國 30 歲以下的創業領袖榜。我們在其中發現了兩個熟悉的名字:循環智能(Recurrent AI)聯合創始人&CEO 陳麒聰和聯合創始人&CTO 張宇韜。
>> 了解更多

企業在運營中產生大量與客戶的原始對話數據,但這些原始數據難以利用。新東方在線引入循環智能(Recurrent AI)提供的智能對話分析技術,在客戶心聲分析和客服質量檢驗方面,大幅提升了生產力。
>> 了解更多
楊植麟聯合 Google、卡內基梅隆大學發表 XLNet 模型:18 個任務集取得最優結果
6 月,循環智能聯合創始人楊植麟與 Google Brain、卡內基梅隆大學聯合提出的 XLNet,在 20 個任務上超過 BERT,并在 18 個任務上取得當前最佳效果的表現。楊植麟師從蘋果 AI 負責人 Ruslan Salakhutdinov,并曾經效力于谷歌大腦研究院和 Facebook 人工智能研究院,與Yann LeCun、Yoshua Bengio 等圖靈獎得主合作發表論文。他博士四年期間的研究曾在 30 多個數據集上取得歷史最好結果 (state-of-the-art),包括自然語言推理、問答、文本分類、半監督學習、文檔排序等,產生了較廣泛的影響力。
>> 了解更多
楊植麟連續入選機器學習和NLP領域論文一作全球排行榜,全球僅三人
2019 年伊始,劍橋大學人工智能研究員Marek Rei更新了2018年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論文發表統計數據,覆蓋了機器學習和語言技術領域最知名和最高級別的會議和期刊:ACL、EMNLP、NAACL、EACL、COLING、TACL、CL、CoNLL、NeurIPS、ICML、ICLR 和AAAI。循環智能聯合創始人楊植麟連續入選2017、2018年度一作全球排行榜,全球僅有三名學者兩年皆入選。
>> 了解更多
楊植麟聯合 Google、卡內基梅隆大學發表 Transformer-XL 模型
1月,循環智能聯合創始人楊植麟與 Google Brain、卡內基梅隆大學聯合發表了新論文《Transformer-XL:超越固定長度上下文的注意力語言模型》。Transformer-XL 在全部 5 個語言建模數據集上實現了目前優的結果,且該模型在推理階段速度更快,比之前最先進的 Transformer 架構快 300 到 1800 倍。
>> 了解更多
? THE END
循環智能的主產品是基于對話數據的 AI 銷售中臺,針對銷售和客服場景,提供三大核心模塊:線索成單預測、客戶心聲分析和智能質檢。掃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申請免費試用。↓↓↓